如今的铸铁实用率、铸造工艺远比20年前更广泛、也更为人们所熟悉。在一些情况下,价格不断降低、生产力提高的,实用铸铁替代刚才是一种绝佳的办法,一般来说,铸铁质量更轻、强度更高、价格更低,而且现在具有更高的耐磨性。此外,这种材料还能快削加工、易于生产复杂形状且具有更高的可加工性。但是,注意其强度级别、成本及可加工性会因铸铁类型而异,比如灰铸铁、蠕墨铸铁、硅合金铁素体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及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对于每种类型的铸铁,都有多种等级,其机械属性也差别极大。这主要是石墨周围金属基体微观结构的差异所致。
除了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铸铁外,制造商还必须考虑到铸铁的冶炼技术十分复杂。铸造过程本身产生的微观结构会使零件的表面与内部基体具有不同的机械属性。
因此可以说有两种不同的微观结构共存于同一个铸件中。此外,铸铁的质量还因铸造厂而不同,这意味着即使铸铁的类型“相同”,铸造过程的变化也会使不同工件的可加工性存在显著差异。
以灰铸铁为例,其可加工性受表面因素及其他近表面状况的影响,比如模具残留物或游离铁素体(最纯铁形态)会以不同形式干扰加工过程。前者会产生硬度更高且随机分布的区域,后者会使工件存在更软的区域。这些因素会使可预测性降低,从而影响可加工性。因此从铸造、存储到加工,制造商都必须谨慎地安排物流工作,确保拥有质量一致且数量足以满足其应用要求的工件批次。